或許每一個成年游子內(nèi)心深處都珍藏著一股特別的年味,而我記憶中的年味卻永遠停留在了那個回味無窮的小山村。小時候只要進入臘月,就會天天盼著過年,只要過年就會穿新衣、吃美食、走親戚……,在那個年代,對于經(jīng)濟落后、物資并不富裕的小山村,所謂的美食也就是蒸包子、油炸小吃、殺個年豬制作肉食、包大肉餡餃子。對于現(xiàn)在人的生活,這些東西已經(jīng)司空見慣,算不上美食,但是在那個年代,對于一個小山村的人來說,如果天天都能吃的上,那可算是天天都過大年了。
殺年豬。在我們那個小山村,進入臘月二十以后,家家戶戶都要殺一頭年豬。那個時候村子里每家每戶都會在年初養(yǎng)一頭豬,沒有現(xiàn)在的配方飼料,依靠傳統(tǒng)的養(yǎng)殖,豬長的很慢,年初養(yǎng),到過年前剛好出欄。記得村子里有一個爺爺輩的殺豬人,臘月二十就開始忙了,每家每戶殺年豬都排上了日程,殺了年豬,各家都會留夠過年吃的,其余的拿去附近各個鎮(zhèn)子上趕集,賣給籌備年貨的人們。依靠當?shù)氐淖越o自足,讓每一戶人家都能在過年期間有肉吃,給每一家的年味增添一絲肉香。
蒸年饃。臘月二十六以后,過年所需的年貨已基本籌備齊全,這個時候各家都會關起門來,在自己家蒸一些面食。那時候,山村特別冷,和了面很難發(fā)酵,聰明的媽媽們都會用一個大瓷盆裝起來,放在火炕上,一個晝夜基本達到制作的要求。豆沙、大肉、白菜、粉條、再加上紅白糖,在婦女們的巧手上與發(fā)面完美的結(jié)合,烹制出各種美味的大包子??此破胀ǖ陌?,在那個年代的小山村,也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盡情的享用。送姥姥的花饃、送親戚的蒸饃、送外甥的燈膜,都是在這幾天里完成制作的。
小吃食。兒時的小吃食總是讓人記憶深刻,總是感覺那么的美味,因為在平時簡直就是一種奢侈品。過年了,每家每戶都會為孩子們準備一些,更多的是拿來招呼過年走親戚的客人。記憶中,瓜子、花生、糖果是必須要準備的,媽媽炸制的小麻花、毛丸子、麻葉……各種特色小零食,充滿了記憶里家的味道。最具特色的算是爆米花,每到節(jié)前就會有那么一個老爺爺,帶著特制的放大器走村串巷,小孩子們帶著自家的柴火和玉米粒,樂的圍在老爺爺身邊,即使在“嘭”的一聲響時嚇得捂著耳朵躥開,也會在玉米變成爆米花后又立刻撲了上來。
小時候的年月,生活都不那么富裕,吃苦耐勞成為一種美德,好學上進成為一種風氣,老人們都期盼自己的兒孫跳出農(nóng)門,出人頭地。時光荏苒,歲月如歌,不知不覺間,自己已過而立之年,有了自己的小家,回家的次數(shù)越來越少。如今生活條件好了,記憶中的年味漸漸遠去,成了一種兒時的回憶和期盼!